友成动态
首页>友成动态

香橙妈妈|再登雪域高原,数字化赋能助力青海藏族女性创业增收

 

久治县门堂乡,多杰旦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服装班的学生泽让那么正捧着手机反复确认订单,欣喜不已,仅40分钟的直播,她就卖出了45单,“原来真的可以卖出去耶,而且还卖了这么多,突然就有信心了。”

玛沁县的教室里,32岁的哺乳期妈妈昂忠正拿着手机学习拍摄,为了能全程上课,丈夫抱着孩子在教室等着她,虽然还没有明确的创业就业目标,但她说:“有机会我就想多学一点,总有能用上的时候。”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香橙妈妈”项目开课了,当地上百名创业女性正在这里学习如何拍摄短视频、直播、运营电商店铺。这是“香橙妈妈”项目第二次来到果洛,为当地女性带来数字化技能赋能,帮助她们打开创业增收的新可能。

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的土地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据当地妇联统计,这里女性就业率不足40%,人均年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5%。严酷的自然环境让传统农牧业发展受限,快递物流每周只有3班,许多手工艺品因销路不畅而常年积压在箱底,这里的女性在创业上面临着更多的挑战与限制。

2023年9月,友成基金会发起的“香橙妈妈”乡村女性就创业赋能项目,在埃森哲(中国)的资助下,首次走进果洛藏族自治州,在当地团委、妇联以及青海年保玉则基金会等多方支持下,面向当地乡村女性及非遗手工从业者开展电商赋能。当时,来自果洛多杰旦职业技术学校的60名学生及久治县乡村女性参与活动,在6天的线下学习中,学员们累计完成8场直播,产出40余条短视频,完成1个店铺搭建,成功上线众多民族特色产品,在小组直播实战演练中,3小时成交7单,成交金额1716.9元,6个月的孵化期中,项目组为受益人拉尔机打造的牦牛绒编织随行杯成了畅销产品,累计卖出了500多套,带动合作社年销售额增加近50,000元,极大地激发了当地女性参与电商创业的热情与信心。

 

看到学员们的成长和市场的积极反馈,今年9月,应当地强烈要求,香橙妈妈项目再次落地果洛州,分别在久治县和玛沁县开展两期赋能活动,这一次,课程内容更加聚焦短视频创作和直播实操,180余名女性带着对数字技能的期待走进课堂。

9月7日起,久治县和玛沁县两地陆续开展活动,共180余名从事非遗手工、农特产品的学员参加了此次课程。在久治县的课堂,同学们分组完成了直播实操,在3小时内,5个直播小组创下了5309元的销售记录,其中仅服装组的土拨鼠玩偶单品销售额就突破了4500元。而玛沁班的学员正在积极学习用短视频和图文讲述产品故事,德昂洒智书法、妮热等传统文化正通过15秒的镜头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后续的3个月孵化期内,项目组还将每月开展社群活动以巩固学员所学知识,同时为当地打造2款非遗产品,并开展2场产品推广活动,助力当地女性实现创业增收。

 

果洛州拥有德昂洒智、藏医、唐卡、藏绣等丰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牦牛肉等特色农牧产品。女性掌握数字化营销技能后,能够更好地将这些特色产业与电商平台结合,让高原特产直接对接全国市场,一方面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同时也有希望推动着整个地区的特色产业向品牌化、市场化转型。

 

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与妇女事业发展。全国妇联、国家民委发布相关意见,提出要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妇女发展经济、脱贫致富,加强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科技赋能,明确要求到2025年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妇女技能赋能覆盖率60%以上。而香橙妈妈项目为果洛州女性提供电商等数字化技能赋能,正是对这一政策的具体实践,为促进民族地区妇女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以及乡村全面振兴贡献了力量。

如今在雪域高原,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就能开启创业之路。当“泽让那么”们在直播间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介绍产品时,当“昂忠”们通过短视频展示藏区文化时,雪域高原的创业故事,正通过数字化的翅膀,飞向更远的远方。

浏览更多新闻稿
信息公开| 下载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隐私保护 京ICP备16038099号-2

订阅我们的电子邮件与新闻把握最新行业信息